七一前夕,井冈山上竹海茫茫、苍松挺拔。6月25日至27日,湖南省福建总商会党支部现场集体学习暨专题读书班在井冈山举行。商会党支部全体党员、预备党员及入党积极分子50余人,在林齐明书记的带领下来到这里,缅怀革命先烈,赓续红色血脉,切实做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共产党辛劳为民族……大巴车上,大家挥舞红旗,高唱红歌,齐唱《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激昂的歌声在车厢里久久回荡。
回顾百年辉煌党史,江西这片红土圣地浸染着无数革命烈士的鲜血。这里的一山一水都留下了革命先烈的战斗足迹,一草一木都记载着可歌可泣的信仰故事。
25日,党员们参观了北山革命烈士陵园、井冈山革命博物馆,由井冈山当地红色讲解员为我们讲解了红色文化长廊,长廊通过一件件震撼人心的史实、一个个催人奋进的革命故事、一幅幅真实的历史图片,勾勒出老一辈革命家探索中国革命和建设道路的艰辛历程和光辉业绩。党员们听完,不时提出问题,与讲解员交流互动。“朱德的扁担”“女红军曾志”“革命先烈王佐”等一个又一个经典的红色故事仿佛带大家回到了革命年代。
26日在大井毛泽东、朱德旧居,面对两位伟人使用过的毛巾、脸盆、油灯,大家思绪如潮。这些平常百姓司空见惯的日常用品,这些曾与伟人朝夕相处、肌肤相亲的细小物件,居然成为见证一段历史、承载一种品格、延续一种精神的实物与载体,大家顿时觉得隐藏在崇山峻岭间的这个小小村落,每一片屋瓦都闪烁着人文的光辉。
在百竹园,大家思绪万千。在士大夫心中,竹,代表一种清高的情调,“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在仁人志士心中,竹,代表一种品格,“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而在共产党人的思想领域,竹代表的,更是一种精神、一种血性!“雪压竹枝低,低头欲沾泥。一轮红日起,依旧与天齐!”方志敏烈士的《咏竹诗》,将竹这种植物的人格化上升到全新的高度。而千千万万普通的红军战士,更是削竹为枪,用最原始的武器去与最凶悍的敌人作悲惨的抗争!
“山下旌旗在望,山头鼓角相闻。敌军围困万千重,我自岿然不动!”在黄洋界,大家深切地感悟到:中华民族能够诞育毛泽东、朱德、周恩来等伟大的领袖人物,是何等幸运!如果没有他们超越百代的思想、坚韧不拔的毅力、无与伦比的定力和百世不祧的崇高人格,中华民族还将在内外交困中沉沦复沉沦。
27日参观结束后,在茨坪会议室,由支部副书记林文鹏主持,林齐明书记主讲,结合党史学习和井冈山精神,从“井冈山精神点燃革命火种”、“红色政权照亮革命新天地”、“工农武装割据星火燎原”、“一根灯芯燃起不灭的指引明灯”、“跨越时空的井冈山精神薪火相传”五个方面为大家上了一堂生动的党课。